close
記者鄭本岡吳典叡/臺北報導
春節將到,民眾參加尾牙聚餐機會增多。衛福部疾管署昨日指出,近期國內腹瀉疫情持續上升,提醒民眾注意飲食衛生,與他人共食應使用公筷母匙;旅宿及餐飲業需加強環境衛生管理,患有疾病的員工應避免接觸、處理食材,待等症狀解除至少48小時後再復工,降低病毒傳播的機會。
疾管署表示,目前是病毒性腸胃炎的好發季節,統計月21日起至27日止,國內門急診腹瀉就診達13萬6千多人次,較前一週上升百分之6;近4週共計19起腹瀉群聚案件,以校園群聚案件9起最多,檢出病原以諾羅病毒為主。
其中,病毒性腸胃炎傳染力極強,主要透過糞口傳染,常見症狀為腹瀉、嘔吐,可能伴隨頭痛、發燒、腹部痙攣、胃痛等。有效預防方法為如廁後、進食或準備食物前,應落實勤洗手、做好個人衛生;烹製食物時,應使用安全的食材來源;食品調理過程應符合衛生條件,食物澈底煮熟再食用,尤其是貝類等水產品。
民眾若出現疑似症狀,應儘速就醫並鄭本岡落實生病在家休息,如需外出,請配戴口罩,避免傳染給他人,並注意補充水分、電解質及營養;病患污染的衣物、床單應立即更換,馬桶、門把等器物表面若遭污染,應使用百分之0.1濃度的漂白水,大約是20cc漂白水加入1公升清水再擦拭。相關資訊可至疾管署官網,或撥免付費防疫專線1922洽詢。
鄭本岡
全站熱搜